“前店后廠”房山將再建15萬平方米產業空間
發布時間:2021年12月15日分享到:
2022年房山區將繼續深化“前店后廠”發展模式,建立存量工業用地臺賬和動態評估機制,盤活低效閑置土地,建設標準化產業空間15萬平方米,為企業全生命周期發展提供載體。這是記者昨天從房山區兩會獲悉的。
“前店后廠”發展模式,誕生在房山區北京高端制造業基地,旨在降低培育期企業手續辦理周期和固定資產投入成本,為企業全生命周期發展提供高品質載體,構建產學研用一體化的產業生態體系。“前店后廠”既能為企業提供研發空間,也同步提供廠房空間,彼此相隔不遠,可以大大提高智能制造企業從產品創意到實現產業化的效率。據統計,“前店后廠”發展模式已經為房山區吸引來15家頭部企業、12家隱形冠軍企業、44家專精特新企業。目前,房山區上市掛牌企業已有21家,國家高新、中關村高新企業分別達到828家、506家。
航景創新、史河科技、恒動氫能等一批優質企業獲益。中關村示范區2020年一區多園工作現場會在北京高端制造業基地召開,中關村管委會向全市推廣房山“前店后廠”的經驗和做法。
獲得市政府和市科委項目支持的航景創新公司,是一家研發、生產森林滅火無人機的北京企業,3000平方米的研發實驗室和5000平方米的制造車間,只相隔一條馬路,“如果生產環節出現狀況,技術人員3分鐘內就能抵達制造車間,用最快時間拿出解決方案。”公司相關負責人王偉說,基地還幫企業搭建了占地10000平方米的滅火試驗場,并取得飛行許可證,有了完備應用場景支撐,森林滅火無人機將很快裝備本市應急部門。
在深化“前店后廠”發展模式的同時,房山區還將繼續優化現有班車、公寓等服務。同步做好服務保障工作,繼續通過聯系企業、金種子管家等品牌服務,及時洞察企業發展痛點、難點;還要幫助企業擴大宣傳和推介渠道,打通供需對接信息不暢的最后一公里,為前沿項目應用推廣和銷售經營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