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轉型,多地辦公樓市場回歸常態化
發布時間:2021年12月13日分享到:
憑借數字經濟優勢,多地寫字樓辦公及零售市場行情在逐步回歸常態的同時,加速創新的商業模式及業態正引領著商業地產進入新一輪科技迭代期。
2021年,國內商業地產領域大宗交易市場成交表現良好,尤其是寫字樓租賃和投資的活躍度提升明顯,企業設立地區總部的落點呈現向頭部城市聚集的趨勢。截至最新數據,上海、北京、深圳、杭州和南京的甲級辦公樓存量規模分別達到1500萬平方米、1000萬平方米、1000萬平方米、230萬平方米和210萬平方米。
具體到華東部分熱點城市,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上海辦公樓市場凈吸納量錄得38.6萬平方米,全市甲乙級寫字樓的潛在需求在4000萬平方米左右,南京和杭州等城市需求上限也超過了700萬平方米。
在去年上半年,企業租戶因為受到了新冠疫情的沖擊,出于經營成本的考慮和經濟不確定性的顧慮,大多采取了較為保守的租賃策略,很多企業往往是以成本控制型的搬遷需求或續租為主的。而自去年下半年起,得益于新冠疫情的有效控制,商業活動逐步恢復正軌,企業在租賃策略上也更具信心。特別是今年最近兩個季度,上海寫字樓租賃市場復蘇步伐進一步加快,大多是因為積壓的需求得以釋放。并且,上海寫字樓租賃市場主力需求類型發生了轉變,從成本控制型轉變為擴租升級需求。尤其是金融和科技新媒體等行業租賃需求持續保持活躍,拉動了上海全市出租率的增長。
在寫字樓市場需求整體復蘇的背景下,上海一些寫字樓集中區域受到大量具有擴張或升級需求的租戶關注,近期租賃活躍度相當高,比如,傳統中央商務區中的南京西路和新天地板塊,以及前灘、北外灘及徐匯濱江等上升勢頭迅猛的新興板塊。但各個板塊依然呈現出分化的格局。
今年以來,除上海之外,長三角地區主要城市的辦公樓市場也在不同程度呈現復蘇態勢。比如,在杭州和南京,今年前三季度的凈吸納量已經超過去年整年的凈吸納量。不同城市市場恢復的程度和節奏有所不同。比如,在杭州,租賃問詢及成交活躍度均有明顯提升。尤其是在今年第三季度,企業搬遷需求開始集中釋放,搬遷交易占市場總成交75%以上。而在南京,受到新冠疫情反復的影響,第三季度的租賃成交量有所減少。不過,隨著當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租賃市場活躍度也逐步回暖到了今年上半年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