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破億”的經濟大樓
發布時間:2021年11月05日分享到:
01中國國際貿易中心
☆關鍵詞:外企集中、金融、銀行、專業服務
中國國際貿易中心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高檔商務服務綜合體,總建筑面積56萬平方米,主要由國貿寫字樓、國貿公寓、中國大飯店、國貿商城等幾部分組成,集辦公、住宿、會議、展覽、購物與娛樂等多功能于一體,是眾多跨國公司和企業進駐北京的首選之地。
其中,國貿中心寫字樓是北京首屈一指的超甲級寫字樓,由國貿大廈A座、國貿大廈B座、國貿寫字樓1座、國貿寫字樓2座和國貿西樓組成,總建筑面積39.4萬平方米,是CBD區域內超大規模寫字樓群。
國貿中心的眾多優質租戶包括殼牌、中金、蘋果、世界銀行等全球500強企業、銀行、金融機構和律師事務所等。
02第一高樓—中信大廈
☆關鍵詞:金融、銀行
中信大廈,又名中國尊,位于中央商務區核心區。占地面積11,478平方米,總建筑面積43.7萬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積為35萬平方米,地下面積為8.7萬平方米。共分為8個分區,可容納1.2萬人辦公,集甲級寫字樓、會議中心、商業配套、多功能中心于一體。
隨著中信集團、中信銀行、中國建投、盈科全球法律服務聯盟全球總部相繼入駐或即將入駐,中信大廈正引航區域經濟新發展。未來其將繼續吸引國際金融機構、國際500強企業進駐。
陸家嘴金融城
☆關鍵詞:金融業、全球總部集聚地
陸家嘴金融城是上海經濟最活躍的區域之一,也是上海高端消費商圈。
占地31.78平方公里,集聚了285幢商務樓宇,其中超甲級和甲級寫字樓超過50座,入駐企業4萬多家,從業人員50多萬。2020年整體GDP突破5,000億,實現稅收億元樓110幢,是全國樓宇經濟密度最高的中央商務區之一。
目前,陸家嘴金融城已聚集12家國家級要素市場和金融基礎設施,6,000多家中外金融機構,其中持牌類金融機構901家,占全市60%,集聚全國40%的外資法人銀行,36%的中外合資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以及23%的保險資管機構,全國87%的期貨公司和全國76%的證券公司在陸家嘴都設有機構;除此之外,陸家嘴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數達127家,占全市1/6。
未來,陸家嘴將全力幫助和服務外資金融企業打造成為金融類總部機構,積極探索總部經濟與樓宇經濟融合發展。到2025年,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數量要達到200家,占全市比重20%。
深圳福田CBD
☆關鍵詞:金融科技、科技創新、大灣區
福田CBD是國內CBD的成功代表,聚集了大量的金融、商貿、文化、服務企業,經濟規模長年位居全國前列。2020年,福田CBD擁有商務樓宇129座,稅收億元樓宇達到65座,占比超50%。
福田CBD被認為是與北京金融街、上海陸家嘴并駕齊驅的中國三大金融集聚地,深圳證券交易所、深圳銀保監局、深圳證監局等這些重要金融基礎設施及監管機構還有平安集團、招商銀行等這種世界五百強企業都在這里!
目前,福田CBD的持牌金融機構總部占深圳市的67%,物流企業總部和安防企業總部均占深圳市的70%,會計師事務和專利代理機構占深圳市的50%。
廣州天河CBD
☆關鍵詞:金融、5G、數字化
天河CBD是中國300米以上摩天建筑最密集的地方,堪稱真正的密集“樓宇”。
天河CBD內擁有124棟商務樓宇,總建筑面積超過1,400萬平方米,年稅收超億元的樓宇71棟,超10億元樓宇17棟。天河CBD內有總部企業120家,占廣州市1/4,持牌金融機構216家,占廣州市的70%,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五大地產行、廣州市營收前十的律師事務所和主要的人力資源機構等專業服務機構齊聚。
其中越秀金融大廈的年平均入駐率近96%,目前入駐企業與機構總數近200家,金融業和商業服務業總計占比約57%,其中包括大眾集團、平安集團、中國五礦、一汽集團等多家優質企業。
天河區最新的4大5G數字經濟大廈,近55萬平方米甲級寫字樓已投入使用,吸引了渣打銀行大灣區中心等一批重磅企業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