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樓市場需求向頭部城市聚集
發布時間:2021年09月14日分享到: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我過內地GDP排名前30城市第三產業增加值每增長一億元人民幣,會推動優質辦公樓市場需求增加547平方米。
其中深圳第三產業增長對于辦公樓市場需求的拉動最為強勁,一億元人民幣的增長帶來1,672平方米的辦公樓使用需求。除一線城市外,其他拉動力較強的城市則多為經濟實力雄厚,大型企業擴張需求穩健的濟南、西安、成都等省會城市。
基于這樣的分析也可以測算出各城市辦公樓市場的理論需求上限。北京和上海甲乙級辦公樓的潛在需求均在4,000萬平方米左右,廣州和深圳則在2,000萬平方米上下,成都、南京和杭州等城市需求上限也超過了700萬平方米,經濟總量排名前10城市的潛在需求總量則超過其他200多座城市的需求潛力總和,體現出辦公樓市場需求向頭部城市聚集的特征。
研究表明,經濟總量前50大城市已建成辦公樓的總體量,距離潛在需求上限仍有超過6,000萬平方米的差距,4座一線城市的總供應缺口高達3,000萬平方米以上,辦公樓市場的整體供應端還有20%左右的增長空間。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頭部城市已完成了所需辦公樓供應超過八成的建設。尤其是全國經濟總量前50大城市中,已有17個城市的辦公樓處于“供應過剩”狀態,未來進一步開發的空間已經較為有限。
業內人士表示,盲目建設、粗放開發很有可能觸發供應過剩風險。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向高質量發展轉型,商業地產也需要轉向集約性資源投入和精細化管理,與新動能加速協同,適配產業實際需求。